施明德文化基金會

Menu

Skip to content
  • 創辦人
  • 最新消息
  • 大和解
  • 活動
  • 故事
  • 能夠看到明天的太陽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現任董事長

陳嘉君

 

基金會辦公室  

新北市汐止區東勢街215巷30弄1號
近捷運南港展覽館站   Τ +886-2-2660-0058     F  +886-2-2660-0029

Email : nori.shih@gmail.com

志工招募 : 線上報名表

螢幕快照 2015-04-05 上午12.05.23

 

 

 

施明德文化基金會簡史

 

1992  → 施明德先生成立「新台灣重建委員會」,也就是施明德文化基金會的前身。

1994  → 民進黨黨主席施明德先生提出「金馬非軍事區化」,金門廈門兩門對開,建立兩岸和平區以防止兩岸衝突。

1995  → 民進黨黨主席施明德先生提出「政治大聯合 社會大和解」促進族群的和解,擬聚2300萬台灣人民共同捍衛台灣主權意志。

1996 →  啟動「美麗島口述歷史計劃」。

1997 →  二二八事件50週年,施明德先生主導國會跨黨派合作共同提案,通過「二二八定為國定假日」。

1998 →  施明德先生主導國會朝野協商,通過「戒嚴時期不當審判案件補償條例」三讀通過。

1999 →  基金會與時報出版社合作出版「珍藏美麗島」榮獲圖書金鼎獎。

2000 →  施明德宣佈退出民進黨,不願作「民進黨的施明德」,回歸作「台灣的施明德」,為民主、自由、人權、公義繼續奮鬥。

2001 →  政黨輪替,國家成立檔案局,通過檔案法,基金會致力於歷史檔案研究,不斷與檔案局對抗,追尋歷史的真相。歷史真相是轉型正義的第一步。

2002 →  主張「高雄經貿自治港市」以突破兩岸直航僵局,政治給台北,經濟給高雄,引領台灣接軌世界。
                 聯經出版社出版《永遠的主題—施明德與魏京生對談》發表兩岸兩個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對談。
                 天下文化出版社出版《無私的奉獻者/狂熱的革命者》。

2003 →  控告民進黨政府之研考會與國家檔案局所舉辦的「美麗島事件檔案展」嚴重侵害政治受難者人權。

2004 →  施明德先生對外提出「一中歐盟化」攻略,為兩岸困局尋找出路,對內主張內閣制制憲。

2005 →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設立「施明德先生講座」。

                與南非前總統戴克拉克(De Klerk)對談:「和解:南非經驗 台灣願景」。


2006 →  施明德先生發起一人一百元承諾金啟動「百萬人反貪腐運動」,以愛、和平、非暴力的行動準則要求陳水扁總統下台,重建社會公平正義的價值,成功匯集一百多萬人的支持。經歷數月上百萬人的街頭運動,始終維持和平。
              「初春裡的輓歌—南瀛冰寒二二八」黃惠君  策展。
              「雨夜花飄望春風—鄧雨賢百年紀念展」黃惠君  策展。

2007 → 「台灣之愛」動員戡亂時期軍法審判紀念園區開園預展。

2008 →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常設展」更新規劃研究。黃惠君  策展。

2009 →   世界人權日美麗島事件30週年。陳嘉君抗議馬英九政府美化江南命案劊子手汪希苓,拆除「汪希苓軟禁區」之地景藝術。
               「白色恐怖政治案件史料展」黃惠君  策展。
                 基金會出版《總指揮的告白》。

2010 →  聲援搶救202兵工廠綠地,為台北留下一片肺葉。
                基金會出版《叛亂/遺囑》紀念美麗島事件三十週年。
              「228與消失的臺灣生命力」黃惠君  策展。

2011 →  基金會出版《常識》一個台灣人最好知道的事。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常設展」黃惠君  策展。

2012 →  施蜜娜、施笳、柯涵文三人組成「檢骨師」,以掘墳計劃揭開塵封40年的泰源事件部分國家檔案。
                基金會出版《囚室之春》中、英文版。

2013 → 在代表國家最高民意的殿堂立法院舉行「敬烈士」,禮敬1970年台灣泰源監獄發動泰源革命而遭槍決的五位烈士,江炳興、陳良、鄭金河、詹天增和謝東榮。
                陳嘉君受邀到輔仁大學參加「同性婚姻座談會」,與聶達安神父對談。

2014 →  陳嘉君與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共同為同志發起「還我人權」聲援國際家庭日。
                517國際反恐日,與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在凱道舉辦「從墳墓向歧視同志者示威」。
               施明德與焦仁和、洪奇昌、蘇起、陳明通、程建人、張五岳等人共同提出「解決兩岸問題五原則」,為兩岸僵局尋找出路。
               在白色恐怖紀念碑前舉火把「敬烈士」,禮敬泰源革命五烈士。
               美麗島事件35週年,時報出版《反抗者的意志》1977-1979美麗島民主運動影像史。

2015 →  「橋頭事件36週年紀念」紀念台灣民主史上第一次政治示威行動。
               「二二八事件愛與死系列講座」。

Image already added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 Google+ Pin on Pinterest Email to someone
Widgets

標籤

Akinori 主權 二二八 二二八事件 人民導報 兩岸 台獨 吳金鍊 吾雍‧雅達烏猶卡那 大和解 宋斐如 常識 懲治叛亂條例 政治犯 新生報 施明德 施蜜娜 林茂生 殖民地 民報 民進黨 泰源事件 泰源烈士 白色恐怖 空襲 紅衫軍 絕食 美麗島事件 美麗島軍法大審 自焚 自由 艾琳達 萬年國會 蔡英文 蔣介石 蔣經國 通緝令 邱義仁 鄭南榕 阮朝日 高一生 高俊明 黃信介 黨主席 黨外
  • 施明德文化基金會
  • Google+
  • Youtube

1990年5月21日凌晨,在25年半漫長的囚禁生涯之後,施明德先生重獲自由,他說:「忍耐是不夠的,必須寬恕。」

施明德文化基金會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2015 Nori Org Tw. All Rights Reserved.
    ↑ Back To Top ↑